古石存心:林子平其人其艺
Redefining the Archaic: The Art of Lim Tze Peng
EXHIBITION
古石存心:林子平其人其艺
Redefining the Archaic:
The Art of Lim Tze Peng
联合早报:我国第一代书画家林子平 翰墨蘸乡土 求索七十载
联合早报:我国第一代书画家林子平 翰墨蘸乡土 求索七十载
黄向京 / 联合早报
发布 /2018年7月22日 03:30 AM
我国第一代书画家林子平高龄98仍作画,进入由字入画,字画融合的境界。本地两家画廊不约而同将举行林子平作品展,即“心象”与“古石存心——林子平其人其艺”,分别展出其书法与抽象画,从1960年代至今不同阶段的作品。
本期专题回看林子平长达70年的创作生涯,探讨其书画风格的转变;策展与研究者从画家作品探究其时代影响力;藏家与画廊负责人点评其作品的艺术与市场价值。
书画家:林子平
由字入画 字画融合
平时与家人围看电视,书画家林子平(98岁)一上了二楼的画室就精神抖擞,双眼炯炯有神。毕竟他画了一辈子,创作对他是最来劲的事。
老人家说:“睡得好就可以画,睡不好就不能画。胃口也不好。毕竟年龄很高,最近写得较少。”
写得少,但仍有写,有些近作画家不满意,有些展示记者看。就像林子平说的,近作把字弄糊涂,由字入画,进入字画融合不分的境界。“滚滚长江东逝水”“黄河远上白云间”书法名句写在比宣纸韧性较强的高丽纸上,已然成为一幅幅笔触粗犷浑厚的抽象画。
林子平早年创作生涯注重写生,我看我画,到了后期则是我思我画。书画家认为后期创作完全写字,比较随心所欲,不管身体好不好,可不可以写,一直在想创作的事情,睡不着就想字要怎么写,天天在求变,探索。
年龄并不是画家创作大画的阻力,记者看到的几张近作,都是超过一米的画,只是画家体力不济,无法再用如扫帚般超大笔毫。“古石斋”画室里各种尺寸的笔毫、颜料、大小张卷纸,与画家默默相守多年,柜上陶罐是画家静物画里的“模特儿”。
回顾70年漫长的创作生涯,林子平觉得写字作画一路来都很认真。他说:“搞艺术没捷径可走,不能投机取巧,不然显得很浮。艺术家要比宗教家还要虔诚,晚上睡不着觉,三更半夜在想线条、色彩,这辈子很辛苦,但是画得好也感觉很快乐!来世有机会还是要画图画。”
林子平前半生从事教育工作(1981年退休前是新民小学校长),后半生从事艺术,“不管搞教育还是艺术,都是奉献。”他把很多作品捐给慈善,当做好事,很是快乐。比如2014年捐献100多幅书画给母校中正中学(总校)设立“林子平艺术馆”。
林子平认为,一个画家应该是“乡土画家”“爱国画家”,因为热爱自己的土地,周围的人物事,他的画笔忠诚地记下了马来甘榜、新加坡河、牛车水、旧街景等,这方面创作2000多幅。随着乡村拆迁,市区建设,我们仍可从林子平的画中看到旧时新加坡的风貌,感受到强烈的生活气息,这种时代鲜明的印记,使得这些画作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有历史价值。林子平说:“一个画家应该画自己的乡土,如果脱离了乡土,就像树没有根,水没有源。”
现在很多画家一开始就画抽象画,缺乏基础功,画作不耐看。林子平说,一张画由笔墨、构图和色彩构成,其中最关键的是笔墨线条,如果笔墨不好就不耐看。中国最高的美学是书法,目前的林子平完全在写字,由字入画,二者结合为抽象画,“这条新的路很长,很痛苦又很快乐。”
他说:“书法写得好,搞水墨就很容易,搞水墨画不注重书法是不对的,很对不起老祖宗。字画结合的抽象画是内在精神的表现。一幅好画要有生命,会说会笑。”
2003年文化奖得主、2016年获国庆勋章的林子平说,这一生画了一万张作品,市场上流通的超过5000张。其作以水墨画和书法,各占一半,油画不到100张。画家透露,最满意的油画是用三角架画的新加坡河,金玉色调富有印象风,早年在国外展出时下落不明。
大隐隐于书画
策展与研究:陈咏峻
林子平拒绝融入大时代
在本地,对于画家创作生涯全面梳理深入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曾在画廊实习,在英国剑桥大学的历史学士论文书写1930年代至1980年代新加坡文化空间的构建的陈咏峻(25岁),花费一年时间搜寻资料,梳理书写林子平的创作历程,长达2万多字的论文配合展览画册《古石存心——林子平作品集》出版。
陈咏峻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林子平与其他书画家最大不同在于其独立的艺术思想,根基够厚,很少受其他画会的影响,而是精于吸收不同的艺术风格,在笔墨传统上融入精华,“其笔墨虽有传统感,但不会被锁住,这是这位自学成家的画家特别之处。”
在陈咏峻眼里,林子平拒绝参与这个大时代,1980年代所有本地画家都在画新加坡河,林子平也画了,但不被这些画派所吸收。比如刘抗的叙事被归纳为中华艺术研究会和南洋美专的“南洋画派”。林子平并不属于这些画派,每个时期用不同的形式来推广画作。
林子平唯一受影响的画会是作为早年“十人画会”的一分子,陈咏峻认为该画会领导叶之威至今仍影响林子平的创作,包括:用厚涂颜色团为背景,框起画面构图,浅浮雕与塑像的金石味。十人画会以油画为主要媒介,林子平对油画也执着,更加自由、大胆实验,最早的抽象画风格先出现在油画而非水墨画。陈咏峻认为,林子平在2000年之际与画家王瑾和蔡荣恩共处一个画室的经验,让他意识到通过油画和书法的线条开辟出一条崭新的绘画道路。林子平虽是中华美术研究会成员,但少参展。
陈咏峻认为,林子平从1950年至今的创作表现出一体的美学,从个人美学来探索笔墨的变化,用笔墨在画面上体现出书法与画融一的感觉。其艺术上最大的成就是糊涂字(本地美术史研究学者姚梦桐是第一个在发表文字中用“糊涂字”的人),陈咏峻说,在千年书法传统中改变笔墨是非常困难的,林子平的糊涂字很有机,仿佛模仿树干树枝的造型,将书法线条特色融入画中。糊涂字突破了传统的行距,抽象得更完美,不把书法转向完美漂亮的体现,更有印章框架营造的金石味。糊涂字也把书法的艺术形式当代化。(林子平补充说:不少中国书法家来新加坡找他,说其糊涂字大胆新奇)。他认为,最近林子平一些作品更达到了字画合一的境界。
也是7月28日开展的“古石存心——其人其艺”策展人的陈咏峻,以画家最成熟时期(2006年)《求索》系列作品布展,右边水墨,左边书法,双边展开主要叙事,再以独立空间分别展出画家早年到1980年代时期(包括甘榜、旧街景),1990年代至2000年代中期的峇厘岛(包括水墨与油画),不同阶段的油画作品。其抽象化的树木系列、抽象与颜色书法都会展出。
陈咏峻说,林子平在1980年代及1990年代作品技巧虽好,但艺术思想有所欠缺,直到2006年求索时期作品出现非常大的突破,将所有可以想到的改变水墨画的方法一股脑展现出来,进入抽象领域。
在《求索》展中,林子平第一次公开走向抽象化的水墨画作(他之前已在油画上抽象化,但未曾展出)。画家明显地想突破之前的创作模式,出现的系列五花八门,统一的共同点就是画家想体现他长年来的一个美学观:树和字是一样的,而这点也应该在书、画上体现出来。他一时用书法笔划把树干画出来,一时又把书法化为树叶,推敲的就是这一点。
《求索》第一次出现了巨大画作。一幅是巨大的新加坡河景,另一幅是巨大的抽象树(还未到《心向》系列的典型模式),陈咏峻认为这是林子平战胜自己年迈身躯的成果。“他在画室中作画不再是局限,而是无限的可能性。”
藏家与画廊:
具代表性的第一代本土画家 收藏林子平最多作品的许少全(79岁),自1990年代开始收藏,这些年释出大部分藏品,曾捐献200多张给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去年将35张作品“让”给年轻藏家傅文克(46岁)“接班”。房地产商傅文克自2013年起开始收藏林子平,藏品数量几年内超出百张。集菁艺社举行的“古石存心——其人其艺”展出1960年代至今林子平作品共76幅,九成出自傅文克的藏品
另一重量级藏家王天发(71岁),收藏林子平作品长达30几年,藏品至少150件,六年前在樟宜南设“林子平艺术天地”。
傅文克最早想买几幅画挂在家里,选了新加坡有代表性的画家——林子平的黑白与彩色牛车水画作,后来也买了怀旧色彩的驳船码头作品。除了兴趣,傅文克坦言自己是生意人,本地画家画价比起房价、车价相对便宜,相信以后有增值的潜能。他说:“花个一两万元挂张好画是很合理的。”
去年,傅文克遇到了许少全,许少全说自己年龄大,想找人“接班”收藏本地画作。当时,许少全展出了35幅林子平2000年后的作品,傅文克看了“震撼、感动”,负起这个责任,全都买下。他说:“之前我以为林子平只写书法,画旧街景,现在看到他的油画,有关树的各种形式,他的画很多样化,吸引了我。他的画很容易欣赏、理解,有吸引力。”
傅文克后来从另一位藏家手中接下第二批也是35幅画作,超过九成是林子平作于1970年代,一两张属于1960年代,主要描绘马来甘榜生活场景。傅文克说,这位藏家没想过要卖,但经过许少全游说,挣扎很久才决定“让”给他。
以后,凡有林子平作品空缺之处,傅文克向藏家、画廊购买,设法补足。这次展览,他只展不卖,希望公众得以比较全面地欣赏到林子平跨越60年的作品,不少是首次展出。他说,林子平是第一代土生土长画家,我们应该支持,因为画家具代表性,办展选在国庆日前后。
傅文克也捐出林子平晚期10幅作品,7月28日上午在哈莉玛总统主持开幕后拍卖,筹款所得捐献善济医社和总统挑战慈善基金。
除了早年的Shenn's Fine Art,自2000年以来本地好几家画廊开始代理林子平作品,包括好望角画廊、Ode to Art、集菁艺社等。Ode to Art负责人张静芳至今已为林子平办过五次个展,将在7月26日举行的“心象”个展,展出七八十件作品,一半为抽象书法、颜色书法、糊涂字,10多幅为1970及80年代作品,还有10件两米多的大型作品及近作书法。展品一半乃画廊藏品,配合展览出版画册《心象》。
张静芳受访时说,2009年突出展出1970年代作品、2012年展《黑与白》主题、2014年展巨画、2015年展糊涂字,这10年来经手七八百张林子平的画。她说:“藏家都懂得林子平的,很尊重老人家,除了年轻的新面孔,在本地的外国人(如尼泊尔、巴西)也收藏他的作品。”
林子平的书画价逐年上涨,张静芳说,2008年一幅书法四五千元,现在从9000元到2万不等。其早年旧作藏家不舍得卖,市场上不多。两米多大画从2009年的2万多元涨到十几二十万元。她说:“作品有书法也有画,老人家不限于某个题材,又一直在变,求突破,观众群越来越广。”
古石存心:林子平其人其艺
Redefining the Archaic: The Art of Lim Tze Peng
新加坡 Singapore
个展 Solo
2018
How to Get There
BY BUS
10, 30, 57, 80, 97, 97e, 100, 131, 145
Exhibition Venue
ADDRESS
39 Keppel Rd, #01-05
Distripark,
Singapore 089065